■ 一家之言
  當要求資本市場向貧困地區企業開出綠燈的時候,實際上已經破壞了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機制,它將扭曲股票發行人和投資人的市場行動,從而對市場整體利益造成損害。
  中國人民銀行、財政部、銀監會、證監會、保監會、國家扶貧辦、共青團中央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佈《關於全面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其中提出,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,鼓勵貧困地區已上市企業通過公開增發、定向增發、配股等方式進行再融資,支持已上市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併購重組實現整體上市。
  改革開放以來,儘管我國經濟增長十分迅猛,但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並不平衡,中西部地區還有很多貧困地區,因此利用各種公共政策來推動這些地區早日擺脫貧困,是我國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。按照2011年公佈的《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(2011-2020年)》的定義,我國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達到832個,扶貧的任務十分艱巨。
  但是,七部門將資本市場納入到扶貧工程中,卻值得商榷。
  資本市場是一個市場化特征十分鮮明的市場,無論是股票發行人還是投資人,追逐的目標都是利潤,這與扶貧所體現的道義責任是不完全契合的。一般地說,扶貧更多的是政府的一種責任,政府可以調動其行政力量能夠調動的資源,比如直接向貧困地區提供財政資助、減免貧困地區企業的稅收,甚至指令國有企業對口幫扶貧困地區企業,都是可以使用的手段。但是,當要求資本市場向貧困地區企業開出綠燈的時候,實際上已經破壞了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機制,將對市場整體利益造成損害。
 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,從指導意見提出的具體措施看,資本市場將承擔起832個縣的脫貧重擔,而A股市場將成為這些地區未上市企業和已上市企業的重要融資通道,這將極大地刺激這些地區的已上市股票。這是一種典型的“只見樹林不見森林”的分析方法,這種市場分析只是圖解政策,不可能對投資者有什麼指導價值。
  政府能夠輕易地使用行政力量來對資本市場發號施令,要求其承擔某種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功能,這在A股市場20多年的發展歷史上並不陌生。上個世紀90年代,A股市場被政府視為幫助國有企業解困的一個工具,大量經營不下去的國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發行了股票。但是上市並沒有改變這些企業的命運,在通過IPO圈到的錢被用於填補這些國企的窟窿以後,企業很快再度陷入了困境之中,其中一些企業只能退市。它的一個後果是使股市的投資質量嚴重降低,大量投資者遭遇了嚴重的損失。很顯然,讓資本市場承擔起扶貧的功能,這不過是當年讓股市承擔幫助國企解困的翻版,它不僅不能真正起到扶貧作用,反而會對本已傷痕纍纍的A股市場產生進一步的損傷。
  七部門發文要求資本市場承擔扶貧功能,這表明我國的A股市場仍然在政府的高度控制之下,離真正的市場化還有很遠的距離。在審核制主導IPO的市場中,投資者只是向特定企業輸送“資金血液”的工具,至於這些特定企業圈錢成功後給市場遺留的問題,就只能由投資者來承擔了。在這個過程中,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再度被行政力量忽略,這樣的A股市場,自然不可能受到投資者的認可,也不可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。□周俊生(財經評論人)  (原標題:莫把資本市場當成扶貧工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m34jmcz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